冬季來臨,,水溫下降,,諸多水廠面臨源水低溫低濁難以處理,,常規(guī)工藝混凝沉淀效果較差,,出水濁度難以達標(biāo),。
今天和大家共同探討一下,這個難題,。
首先我們需要了解其水質(zhì)特征:
低溫:是指水溫低于5℃,,而低溫會減緩混凝劑的水解速率和混凝反應(yīng)速率,是因為水溫低時,,水中耗氧量會降低,,水的粘度會增大,氣體溶解度變高,,溶解在水中的氣體增多,,會大量吸附在絮體四周,不利于絮體和顆粒物質(zhì)沉降,,且水中微粒的布朗運動變慢,,微粒碰撞在一起的幾率降低,不能形成大的絮體,,影響絮凝效果,。
低濁:是指源水濁度在30 NTU 以下,水中的微粒小且均勻,,具有穩(wěn)定性,濁度越低,,水中微粒數(shù)目越少,,粒子間碰撞機會就少,絮凝反應(yīng)慢,,形成的絮體細,、小、輕,,難以沉淀,,在過濾時易穿透濾層。
源水低溫低濁時,,水中溶解性有機物也會影響水處理過程,,水中溶解性有機物表面電荷,,多于懸浮微粒電荷。加入混凝劑后,,混凝劑的正電荷水解聚合產(chǎn)物會先與有機物所帶電荷進行中和,,只有增大投加一定量的混凝劑后,才會與微粒反應(yīng),,形成吸附架橋作用,,但就算投加過量混凝劑,也不能有很好的除濁效果,,并且存在“跑礬”風(fēng)險,。
所以低溫低濁成為水廠的處理難題。
一,、優(yōu)選混凝劑和助凝劑
混凝劑選擇:
助凝劑使用:
400-9959-158